随着一场灵透的雨水落过,沈阳冬的况味终于明显了一些。前几日还有些茂密的树梢,一夜之间,枝头变得根根分明起来。街头的咖啡馆、暖茶室,此刻烹煮的文火蹿得老高,各种温暖的味道都热闹地熬煮了起来。属于冬的休闲,正式拉开序幕。 城市中,电影院、剧本秀、美术展、大小剧场……那些耳熟能详在室内的休闲娱乐场景,此刻陆续迎来了客流小高峰。与此同时,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发现,近来,沈阳人对周末“文化讲座”“艺术沙龙”等有一定学习属性的互动形式,也给予了很高的热情。 欢喜、见识、学养、热爱,和同频的人喝喝茶、聊聊天,这感觉真不赖。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遇见谁,谁又会走近我们、深深地触动着我们。 英语沙龙带来满满收获 这是独立音乐人于跃策划的第一场线下英语沙龙。在沙龙开始前近一个月,他便着手开始准备。做英文分享词、邀请专业的嘉宾,他还特意练了一首吉他曲,《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做一场人文艺术类的高端英语沙龙,是于跃一直的梦想,“前几年想举办,可那时总感觉我们沈阳的文化氛围好像还差点火候。这几年,尤其是随着沈阳文旅持续火爆后,能明显感觉到,沈阳人对文化生活有了更好的追求。人们不仅仅停留在逛街、看电影等传统的休闲项目上,大家也愿意看看展、听听讲座了,为更多元的文化消费。”在一线城市有过生活经历的于跃对家乡的这一变化感到高兴,“这说明我们意识到了一些事,我们也开始培育我们自己的文化市场了。” 这场活动沈河区“河·美术馆”是承办方,门槛设置在了每人40元左右,报名送饮品还可以看展。在活动通知发出后的报名接龙上,于跃感受了“气氛的成熟”,“因为是第一次做这种英语类的活动,也怕大家参与度不高,就设置了25人的上限。结果,很快就报满了。” 活动在周日的下午,从14时开始,原本预计时长为2个小时。结果,聚在一起的青年们越聊越尽兴,活动竟一直持续到了19时许。散场后,参与者自发地建了群,分享、回味下午的美好时光。“有趣的灵魂,有意义的事情,感谢各位伙伴,收获满满@主理人于跃 。”近午夜,群里又自发地接了龙。 机会难得来了就是偏得 和于跃的英语沙龙举办在同一时间的,还有铁锚1956文化创意园里的“青年建筑师会谈第四期”,主持人是建筑学的高级工程师杨光,他特别请来了好朋友辽宁历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罗云天,以访谈的形式为聆听者带来了有关建筑美学和建筑发展史的分享。 同样是小范围的参与方式,同样有入场费,每人10元左右,能容纳二十人的阶梯空间里座无虚席。在讲座进入下半场,仍有才看见信息特意赶来的听众扫码入场,“机会挺难得啊,这嘉宾阵容,来了就是偏得。” 正如听众的期待,分享内容层层递进,现场气氛高潮迭起,闪光灯的细碎声、笔尖划过本子的沙沙声还有不时响起的阵阵掌声,像交响乐一样优美悦耳,气氛好得不得了。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与嘉宾合影留念,继续交流有关建筑方面的常识和疑问。小戴是在朋友的邀请下前来听分享的,散场时他朝朋友竖了竖拇指,“以后这样的活动,还得来。” 记者后来了解到,在接下来的那个周末,“青年建筑师会谈第五期”如期上线,这回请来的嘉宾更了不得,主办方请来了曾撰写并出版有关沈阳故宫、清史、满族史、沈阳地方史等研究著述的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佟悦先生。据说,反响很是热烈。 从圈子文化到遍地开花 无论是“河·美术馆”的英语沙龙,还是铁锚1956文化创意园里的主题分享,无疑都在这天释放出了一种信号:沈阳人已经开始接受为喜欢的文化形式付费、买单了。这也让一直关注、努力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各方人士,感到欣慰。 铁西区作协主席徐向南也是从今年起,在区作协群里发布一些免费的公益文化讲座,他为活动取名“带走一座城”。一开始,参与者只是区作协的文学爱好者,后来不断破圈,一些专业写作者、文创开发者、文化爱好者甚至是影视作品里的老戏骨也纷纷入群,成为讲座的参与者。 皇姑区的呐喊书店、中山路上的歌德书店还有咖啡小巷西段的花麒美术馆,也一直都有免费或收费的线下活动。尤其让记者感到有趣的是,花麒美术馆还推出了“一日图书管理员”体验活动,不给工资、管一顿饭,可以全方位体验、参与图书馆、美术馆运营管理的临时岗位。报名者络绎不绝…… 近些年来,有很多人都听过类似“北方文化贫瘠”的论调,这类论调有的来自刻板印象,有的则是囿于视野的误解。随着记者的不断发掘、体验、参与、交流发感到越,这类评价实在有失偏颇,说出这些评价的人一定没有真正地走进城市深处,融入沈阳人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去。沈阳这座城市、这届青年,远比人们想象中的有追求、有调性、有国际范儿。 这也是为何,打拼在世界各地的沈阳青年,越来越多重返家乡,他们一定也嗅到了信号。 |